實驗動物中心簡介
實驗動物對於生醫研究水準的提升,扮演關鍵的角色,而實驗動物的穩定飼養環境則直接影響研究成果的精確性。因此,本中心成立的目的為提供良好的實驗動物飼育環境及動物實驗進行的場域,以提升本校研究的競爭力。
實驗動物中心隸屬本校研究發展處,預計於109年4月20日開始正式啟用。本中心設置執行秘書1人、獸醫師1人、約聘雇員1人及兼任清潔飼育員數人。實驗動物中心職掌為統籌學校及附設醫院師生教學研究之實驗動物飼養及管理業務,定期健康監測與全區消毒作業管理,維持優良的動物飼養環境,以鞏固優良的實驗動物品質運用於教學與研究上,並提供實驗動物相關技術諮詢服務,以增加全校師生或研究人員教學研究和實驗動物應用相關資訊認知,進而提升本校醫學研究的品質。
本校依法另設有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委員會,負責本校暨附設醫院有關實驗動物計畫之審核,推廣5R5F原則,嚴格審核實驗動物用量、實驗步驟、麻醉方法、疼痛評估、安樂死方法及動物福利等,並定期召開會議及不定期查核,檢查是否完成各項業務、交辦任務、動物中心軟硬體設備及運作情形等,落實審核後之監督(Post Approval Monitoring, PAM),一切遵循農委會及動物保護法之規定,期能符合人道精神,進而維持動物福祉。
實驗動物中心之特色
建立優良穩定之動物飼養生長環境以維持實驗動物品質,進而提供本校暨附設醫院之師生有品質優良的動物運用於教學與研究上。
- 硬體規劃-
- 區域規劃有一般動物飼養區、管制飼養區、滅菌區及洗滌區。
- 設有進出監控系統,每日紀錄房舍內溫度及濕度。
- 設有門禁系統,搭配軟體規劃,控管人員及動物流向動線。
- 軟體配套-
- 透過門禁刷卡管理,嚴格控管人員進出與動物流向,減少交叉污染機率,以維持環境品質要求。
- 全區各飼養室落實每年每季定期健康監測,掌握空間環境狀況。
- 依據每年及當季健康監測報告,制定並調整飼養區定期淨空消毒時間,避免交叉污染。
- 人員定期教育訓練,維持最新知識技能。
實驗動物中心之硬體設備與空間規劃
(一) 硬體設備
- 空調系統:
- 溫度:20-24℃
- 溼度:50-70%
- 換氣次數:10-15次/小時
- 1套RO飲水過濾系統。
- 緊急發電系統、不斷電系統。
- 12小時白晝/12小時黑夜時間之定時光照設定(白晝: 早上8點到晚上8點)。
- 定時門禁開放管制時間為早上8點到晚上6點。
(二) 空間規劃
- 動物中心1F:
- A: 中央監控室
- B: 一般飼養區-此區動物帶出至實驗室操作,於24小時內可再送回原代養室。
- *區分為3個飼養室(小鼠舍、大鼠舍、兔舍)。
- *實驗設備:無菌操作台2台及CO2安樂死設備。
- *洗滌室:小型滅菌消毒鍋2組、洗衣機與烘乾機(與獸醫系共用)、大型烘箱、冰箱。